您现在的位置:学校首页> 组织机构> 行政部门> 学生工作处> 天大的事儿,睡醒了再说
天大的事儿,睡醒了再说
时间:2022-09-29   来源:本站   作者:学生工作处   点击:454次   编辑:党群工作部

睡眠是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的规律性更替给了我们休憩身心、调整自己的机会。《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显示有64.75%的被调查者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而大学生群体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仅为7.04小时,可见人们的睡眠现状真的不容乐观。

我们时常会被焦虑、烦躁等情绪所裹挟,也会在周边的环境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许许多多的思绪,这都会对我们睡眠状况产生影响。据小编所知,许许多多的同学都在为睡眠而烦恼。

或许你也有过这种失眠的体验:你结束了一天的学习,躺在床上,大脑终于可以放松,你开始想起了白天没时间想的事,细数曾经的遗憾、展望未来的生活甚至回望华夏上下五千年,从宇宙诞生到担忧这个疫情肆虐的世界,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终极价值,“我的人生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五年后我会做什么?”“这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好转?”每一个问题都让你辗转反侧、不得安眠。

或许你体验过另一种更为痛苦的失眠:你准备好睡觉了,你的大脑里什么也没有,可是你的意识就是非常清醒,无论你闭上眼睛多久,还是没有睡着。

夜深了,你茫然地凝视着周围的寂静,和黑夜沉默对视,一点、两点、三点……你开始焦躁不安,“明天早起上网课的话,我可能只能睡4个小时了”,“为什么我就是睡不着……”。失眠使人易怒、焦虑、情绪低落、难以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经常失眠的人看待事情的想法也会更加极端。除了心理上的影响,失眠对生理的影响也极大:肥胖风险与糖尿病风险变高、头痛、皮肤变差、体力变差、加速衰老……

究竟如何缓解失眠的现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法,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自主调节体温

研究表明,睡眠和体温是有密切关系的。在入睡前,人们的体温就会开始下降,进入深度睡眠之后体温最低,通常会比正常体温低1-2度。体温下降的过程有助于产生睡意,因此白天要多晒太阳,主动增加昼夜体温温差,使人在夜间自然进入睡眠状态。睡前一小时洗个热水澡或者泡个脚,使体温迅速上升再缓慢下降,也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

远离“晚睡强迫症”

患有“晚睡强迫症”的人群经常会沉迷于手机、电子书、iPad,而不愿闭上眼睛。而事实上,我们最好在睡前一小时就关掉所有的发光屏幕。这些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使人无法产生困意。研究发现,睡前玩两小时iPad,褪黑素水平会直接下降22%;与看纸质书的人相比,睡前看手机或iPad的人会感觉更清醒,入睡更慢,深度睡眠更少,到次日清晨会感到更加疲倦,也更难苏醒。

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

高蛋白有助于清醒,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睡眠,而咖啡因会刺激神经。所以早餐和午餐宜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肉类。而晚餐宜多吃碳水化合物,如谷物、水果。咖啡因在进入人体后至少需要6小时才能代谢掉,即使你对咖啡因不敏感,下午6点后最好也别再喝提神饮料。此外,大家也要远离酒精,酒精看似催眠,其实会减少我们深度睡眠的时间。

科学午休

把睡觉和起床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锚点,以此确定生活的中心点。例如,22点睡觉,6点起床,那么中心点就是14点。所以最佳的午休时间是14点前后,13点到15点之间。一般我们可以用于午休的时间不足以完成一整个睡眠周期,所以午休时长30分钟为宜,过长的午休会令人进入深度睡眠,从深度睡眠中醒来会使人感到困乏、精神萎靡。

明确建立“床”的功用

有些人明明困得不行,但一躺上床就清醒了,这可能是因为大脑把“床”和睡觉之外的东西联系了起来。所以我们最好避免在床上健身、吃东西、看剧、工作……床是睡觉的地方与睡觉无关的事情都不应该在床上完成。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失眠的人,睡不着最好也别在床上待着,起床做点别的事情,有困意了再上床。

学习屏蔽内外的噪音

当你被外界的噪音所困扰而无法入睡时,可以试着借助耳塞、耳机等工具帮助自己屏蔽噪音。但更多的时候,人们会被自己内在的噪音所困扰:你脑海中不间断的思绪,无法停止的声音……面对内在的噪音,你可以尝试睡眠冥想。这可以帮助你在睡前平息喧嚣的大脑,恢复平静放松的状态。

如果你的失眠情况长期存在,并且长期没有改善,请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