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学校首页> 学院要闻> 【专题报道】创新梦工厂里那一树“绿叶”
【专题报道】创新梦工厂里那一树“绿叶”
时间:2016-06-15   来源:本站   作者:党群工作部   点击:3349次   编辑:党群工作部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以下简称“蓝桥杯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院11名参赛学生均取得佳绩:获得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组总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级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组总决赛三等奖2项,C/C++程序设计大学B组总决赛优秀奖1项。

    与往年相比,本届比赛中,我院学生不仅首次获得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组总决赛全国唯一一个特等奖殊荣,一等奖获奖排名也由全国第四位提升到全国第二位,而且在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组总决赛中有2名同学首次闯入国赛并获得奖项。

    颁奖仪式上,夺得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组总决赛特等奖的自动化系学生林建波接受了大赛组委会的采访。他在采访中,对大赛组委会、院系和指导老师都表示了感谢,而最让他难忘的,却是与创新梦工厂实验室小伙伴们一路走来的收获及其中快乐。

    事实上,在本次大赛中斩获奖项的11名学生中,有9名来自于林建波口中的创新梦工厂实验室。

    创新梦工厂实验室,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大楼里的创新梦工厂

    博知楼4楼,过道里没有一个人。走过一间间大门敞开着的实验室,学生们都在里面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自动化系党总支书记李忠豪把记者带到一间宽敞整洁的实验室门口,“这里就是我们自动化系的创新梦工厂实验室。”

    一百多平米的教室里,摆放着二十多张工具书桌。每张桌子上都是一大摞厚厚的专业书籍,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实验室指导教师朱海霞说,这些爱好科技创新的大学生们,就是在这方寸之地种下梦想的种子,在院系各级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慢慢结出丰硕的果实。上课时间,来实验室的学生并不多,刚刚从蓝桥杯大赛上载誉归来的林建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碌着。对他来说,这个特等奖只是一次旅程的结束,下一段旅程将在他毕业后开启。

    即将毕业,跨入南航大读研的学生杭成,可以说也是创新梦工厂实验室帮他实现的,大四的他考上了系主任、南航博导刘文波教授的研究生。作为系主任,刘文波很骄傲,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实验室平台的磨练,考取211院校的研究生,这本身就说明了创新培养这条路走对了;作为南航博导,刘文波也坦言,如果没有创新实验室的磨砺和提升,来自民办院校的学生,要想与“出身名门”的学生抗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结果,也从侧面有力地证明了自动化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的成功。

      

           从兴趣到梦想的飞跃

    蓝桥杯大赛斩获佳绩,不过是这个梦工厂实验室在创新培养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在此之前,这里已经让很多有着科技创新梦想的学生梦想成真。从挑战杯大赛的突破,到在各种省级、国家级航模、电子竞赛中屡创佳绩。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创新梦工厂合计孕育了国家级省级大奖98项,省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44项目。只要是进到这个梦工厂的学生,似乎都能给梦想插上翅膀。而这双翅膀,正是自动化系在十几年创新教育培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自动化系的老师们把这叫做“进阶式培养”。

2015级新生入学开始,每周一晚上,自动化系的朱海霞老师都会为科创兴趣班的同学进行科创基础知识的培训;本学期开学后,自动化系朱海霞、李陈康、王恒、张燕老师在每周二晚上和周五下午也会为科创兴趣班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项目指导。这个工作不是强制任务、没有一分报酬,只是带着一颗教师的初心,想从新生中选出一批有着科技创新梦想的学生。

    “这个科创班讲基础理论,不设门槛,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来听。2015级新生入校的时候有120余人报名新区办,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有超过一半的人退出。”朱海霞老师说,这个过程磨练学生的耐性,也让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兴趣。第二学期开始,科创兴趣班的学习内容从理论转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专业指导老师带着参加一些比赛,这个过程中又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放弃。最终留下来的一部分学生,会进入这个梦工厂的“流动实验室”。在流动实验室里,除了专业的老师带着做实验,参与实践,还有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分享经验,这个时候的成长也是迅速的。在越靠近山顶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可以坚持走到最后的学生也算是凤毛麟角。剩下来的这部分同学,最后就转入梦工厂的创新实验室,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科创兴趣班到流动实验室,再到创新实验室,覆盖了自动化系大一到大四学生,“进阶式培养”不仅能为梦工厂补充新鲜血液,也能让高年级的骨干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传帮带,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不忘初心”的师德传承

     对学生进行“进阶式培养”,需要一个专业且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因为这个“进阶式培养”中的很多环节,是不算工作量且没有任何报酬的。但在自动化系的老师中,有一个传统,就是不忘教育初心的师德传承:安守清贫,杜绝浮躁,学生的成才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回报。

     教书育人本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个系统里的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主动发挥作用。刘文波主任是主心骨,她想尽办法给年轻老师们提供平台,筹措经费,解决后顾之忧。作为自动化系的老人,60年代的李成康是年轻老师们的定心丸。在教学科研方面,80后的闻凯、朱海霞是中坚力量;85后的吴玲是后起之秀……自动化系的老中青三代老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参加各种学术比赛提高能力,系里的老师们主动担起了这些比赛的指导工作。“每年暑假,是学生参加赛事比较集中的时间。20多天的准备时间里,老师们每天都要往返于城区与学校之间,没有校车,都是自驾,有时还得带上自己的孩子。这笔费用都是老师们自己掏的,指导工作也没有任何加班费。可是当你跟系里老师说这事时,基本是每个人都一口应了下来。”朱海霞说,这就是他们系的氛围,这样的氛围,让自动化系每个老师都愿意主动担起自己的责任,不问得失培养学生,甘做绿叶。

        教师合力助推学生梦想

   在大学里,辅导员与专业老师其实很少会有交集。在部分高校,大学四年下来,辅导员与专业老师基本不认识:因为辅导员管思想和生活,专业老师则是管专业学习,上完课就走,两者鲜少会打交道。

可在自动化系,辅导员与专业老师却是合作默契的“最佳拍档”。南航金城是民办大学,收的学生每一分学费都是家长的血汗钱,所以作为老师身上都有责任感,每一分付出都要对得起家长和学生掏的这一分钱。

 “大一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时候。”自动化系党总支书记李忠豪告诉记者,9月入到到现在,每天早晨7点半,辅导员都会到教室盯学生的早自习。各班辅导员与专业老师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每次答疑课程,专业老师会通知到辅导员;如果有学生上课表现不好或者出现旷课等违纪行为,也会第一时间通知辅导员,辅导员收到消息后也会第一时间找学生谈心,进行疏导。“我们的科创班理论基础课,就是我们的辅导员帮忙组织的。”朱海霞说,如果没有辅导员的帮助和疏导,我们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

“高中阶段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很多学生到了大一,在没有人时刻约束的状态下,就会不知道学习方向。我们辅导员通过科创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班团会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慢慢引导,让他们渐渐适应大学生活,找到方向学会自学。这也是需要辅导员与专业老师共同努力的。”李忠豪说。

这是一个容易产生个人英雄的年代,但是每个个人英雄的身后,都有一群支撑他实现梦想的普通人。这些人用自己的执著与热情,为他们搭起实现梦想的阶梯。在南航金城学院的创新梦工厂实验室,就有这么一群甘做绿叶甘心奉献的老师,他们静下心来,拒绝浮躁,把培养学生成才当作自己最幸福的事情。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能摒除其他诱惑,专心地做一件让自己幸福的事情,其实是最让人敬佩的事情,自动化系的老师们,做到了!

       

                    同学们在认真钻研

        

                 暑假期间系部领导慰问加班的老师和同学

        

                   参赛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