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学校首页> 媒体聚焦> 【中青在线】给云南留守儿童带去别样暑假
【中青在线】给云南留守儿童带去别样暑假
时间:2016-09-03   来源:本站   作者:党群工作部   点击:2716次   编辑:党群工作部

通讯员 张越 李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当听到孩子们的歌声响彻团结小学校园的上空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王原激动地留下眼泪,他收到两块磨成心形的石头,上面刻着“老师,我爱你”。他小心翼翼地把石头放进书包,“这块石头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两周前,王原和另外14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同学院的大学生,组成了“支点人生”云南昭通助梦支教团,前往昭通市大湾镇雨萨村团结小学,开展支教服务。

    在这所小学,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我从支教中得到锻炼,更加懂得责任和奉献的含义,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开阔眼界,收获成长,我们都能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支教团成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周北辰说。

    支教团团长纪倩倩记得,最初展现在眼前的团结小学显得有些破旧。“教室里没有电灯,墙面也有些脏,学校只有一小块水泥篮球场,起风时尘土飞扬。”

    周北辰说,团结小学只有一栋教学楼,六个教室,供六个年级的190多个学生上课。“我们认为既然有些硬件条件无法改变,那么可以通过装饰让校园更美,更有人文气息,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

    经学校老师同意后,支教团队员们去镇上购买了彩纸、墙贴、海报等物品,然后各自发挥所长,分别负责剪纸、画画和设计,忙了一个下午,把教室装饰一新。

    第二天,孩子们来上学时,都以为走错了教室。“教室现在太漂亮啦,谢谢老师们!”六年级小学生刘翔说。

    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身处深山的团结小学,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爬几座山。

    暑假期间,听说有大学生来支教,孩子们自愿来到学校补课。但孩子们路上的安全问题,让支教团成员们担忧。

    支教团讨论决定,将队员分成五支分队,分头护送。支教团成员每天送孩子们回家,同时进行家访、调研。

    大一学生仲宇翔是支教团里年纪最小的,他负责的回家小分队是路况最差的,山路泥泞,途中还要趟过一条河。

    仲宇翔回忆,恰逢大雨后山里的泥路不好走,只能勉强前进。

    有个女孩回家之路非常难,在半山腰处有一条陡峭的小路通向山下,下面是条河,水流湍急,仲宇翔看见小女孩提起裤脚,寻找水位低的地方过河。

    害怕女孩被冲走,仲宇翔立马跟了上去。在路上,仲宇翔摔了不少跤,腿上的伤疤过了两周都没完全好。他笑笑说,“把孩子安全送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回家要趟河的孩子叫刘连。仲宇翔觉得,那几天接连下雨,水位上涨,上学会比较危险,就让她在家里休息,等水退了再来。

    没想到第二天,仲宇翔还是听到了刘连熟悉的问候声“老师好”。

    “这里的孩子们都格外热爱学习。”仲宇翔说,支教团刚来时,每天都有孩子,或是自己来,或是由家人带着来,参加支教团的课程。

    甚至还有一些外校的学生,也来听课。短短几天,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据支教团调研,孩子们的数学和英语较差,于是,支教团就“对症下药”,补齐短板。

    支教前,支教团已做好全面备课笔记,反复修改。支教团王晓英担任英语老师。

    第一天上课,她发现很少有孩子提起兴趣,有一个叫汪武肖的学生甚至坐在后排写数学作业。

    “课后我想了很久,会不会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王晓英课后与很多孩子沟通交流,发现由于孩子们的英语基础薄弱,不怎么听得懂,加上英语课比较枯燥,就造成了课堂上的那种状况。

    王晓英重新备课,把上课的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上,并通过一些游戏和小故事慢慢引入,孩子们渐渐开始融入课堂,沉闷的教室也活跃起来。

    最让王晓英欣慰的是,汪武肖终于在课上抬起了头,跟上课堂的节奏。“英语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会好好学英语的”,汪武肖告诉她。

    团结小学老师汪武艺说:“这些大学生跟孩子更加亲近,他们知道怎么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感染学生,用心上课,让孩子们融入课堂。课堂上,孩子们的笑声更多了。”

    支教团还带来了具有南航特色的航空航天概论课程,给孩子们普及基础的航空航天知识。当孩子们看着自己做的航模在天空飞翔时,“感觉放飞了无数个梦想。”

新闻链接:http://m.cyol.com/content/2016-08/15/content_13609079.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